“每月流血七天,每天随时爆炸”:经期情绪究竟是谁的锅?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简单心理 Author 简单心理
前段时间,有朋友留言提到了自己生理期的情绪困扰,想让我们给一些处理情绪的建议。
作为一个每次月经三天前就开始担心的女性,我跟这位读者产生了深深的共鸣,怀着一种想要救普天下姐妹于水火之中的责任感开始查论文,发现大家强烈的求助愿望背后,其实是这么两个事实:
第一个事实是:
月经前后、期间产生的一些情绪,确实在影响着一些女性的日常生活,尤其对于程度比较严重的姐妹,这个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月经前一周,就开始出现失眠、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易怒等问题,严重会影响工作生活;
因为担心被影响,提前就产生焦虑情绪,不敢把重要的面试、社交等安排在这个阶段,怕自己发挥不稳定;
情绪来临会产生一种“我好像退化了”“我怎么总是调整不好状态”的无力感,让这个阶段更加难熬。
另一个事实是:
跟月经有关的情绪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学界对此一直存在争议。
这些与月经有关的心理症状,是有一些名词来描述的。比如PMS(经前期综合症)、PMDD(经前焦虑症)。但PMS(经前期综合症)至今没有确切的生物学解释和治愈方法,类似”PMS是否真实存在“的争议也一直存在。
而生理期的情绪问题,又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即使是同一个人身上,这些症状的发生也是随机的,每一次发生的程度和症状也不同。
今天来详细聊聊,我们到底该如何面对女性的“月经焦虑”。
经前期综合症(PMS)是真实存在的吗?
易疲劳,易怒,失眠,焦虑,抑郁,情绪爆发,注意力难以集中,对光或声音的敏感度提高——
据流行病学调查,多达75%的女性在经前或者期间会出现这些情绪症状。
这些症状被统一纳入经前期综合症PMS(Premenstrual syndrome)。这个名词由一位叫凯塔琳娜·多尔顿(Katharina Dalton)的英国医生在1953年提出,她认为这些症状是因为雌激素和黄体酮的波动。这也是大多数人对PMS的理解,认为情绪的爆发都是激素变化的锅。
但其实,目前还没有研究能够证实经前障碍和激素水平之间的相关性(Figueira and Dias ,2012)。PMS仍然缺乏一个严谨的生物学解释。
另外,PMS的症状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之前编辑部聊起这个话题,每个人的频率、时间和症状都是不同的。有人会提前一周出现症状,有人则是前一天才会有感觉;有人只有遇到难搞的事情才会有症状,有人只要到了时间就会出现症状…
2014年发表在《妇女与健康》的一项研究调研了30个不同经济水平、种族和教育背景的女性,发现经期的情绪症状缺少一种能被总结的普遍性:
我现在没有(PMS),但我以前有过。
我的PMS是随机的,不定期的。
也正是因为原因不明,症状复杂,有人怀疑PMS是一种文化病症,也就是说这些症状的产生并不是来自生物因素,而是社会文化:社会怎么看待“月经”,怎么理解”女性气质“,这才是构成PMS的原因。
在上面提到的研究中,30位女性除了填写“月经困扰问卷”(MDQ,Moos,1991),还接受了性别角色量表(Bem,1978)的测量,来评估个体行为和性别刻板印象的一致性程度。结果发现,那些试图实现理想化女性角色(温柔、安静、井井有条)的女性往往会把自己的情绪归因于”经前期综合症“,从生物学的因素解释自己的痛苦。
她们会认为自己经前出现的急躁、健忘、混乱、抑郁,都是不符合自己理想中的女性气质的。为了寻求心理安慰,她们更倾向于把这些问题归因于经期综合症:这不是真正的我,我只是生病了。
关于“PMS是否存在”的争论中,我自己比较认同的一个观点是:承认女性在月经前后的情绪困扰,但不要将它病理化(Tamara Kayali Browne,2014)。
这意味着,当这些症状出现,我们需要重视和解决自己的不适,而不是给自己贴上“疾病”的标签。
“月经”这件事本身,会让很多女性感到焦虑
无论PMS是否能作为一个严肃的疾病成立,月经对女性情绪的影响都说实打实存在的。
讲一个我前几天的真实经历:
上周五,本来我刚交完稿,心情挺好的。在查PMS的资料,随手就打开日历想看看我什么时候生理期。结果:还有3天???想到以往很多次出现的注意力不集中,烦躁焦虑和失眠,心情顿时降了几度,自己首先进入了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警戒状态中。
后来继续查资料,发现这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有研究表明,对月经这件事的期望本身,会影响女性的行为和自我评价。
在一个研究中,研究者招募了192名普林斯顿大学本科女生,让她们填写“月经困扰问卷”。跟之前的研究不同的是,她们在填写问卷之前被要求进入特定的假设:一组被告知“你的月经会在2天之内开始”,一组被告知“你的月经在7天之内不会开始”。结果发现,认为自己处于经前或经期的女性,她们经前症状的发生率更高。
她们还调查了这些女生关于月经的态度,比如:
是否会让你比平时更加衰弱、疲劳?
是否会带来麻烦?
积极的影响占了大多数吗?
周期是否可预测?
是否会否定月经对生理和情绪的影响?
结果发现,那些认为对月经持有更多消极态度的女性(比如认为月经会让自己更疲劳),比不相信这一点的女性有更多的PMS症状。这在行为改变和负面情绪方面尤为突出。如果一位女性认为月经会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她可能会在考试前更焦虑,或者避免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这跟社会对月经赋予的文化意义有关,在很多文化中,月经代表的含义都是负面的:它意味着生理上的不稳定、混乱、出血和失控,比如我们会把来月经说成”坏事了“”倒霉“,甚至会因为来月经不被允许出现在严肃的场合。
从这个角度来说,PMS的焦虑不仅包含客观的症状,也确实跟我们看待它的方式有关。对PMS的恐惧会让原本的焦虑加重,而这是可以通过改变认知、自我调节改善的。
是月经的锅,还是生活本身出了问题?
对处于生理期的女性来说,搞明白自己的情绪究竟是因为月经,还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课题。
虽然如一些姐妹所说,把情绪问题归因于月经就可以因为“这不是我的错”轻松许多,但一些研究发现,这样的归因也可能给女性带来负面影响:它让女性的抱怨和情绪不被重视——“她只是经前综合症”;而如果女性自己把情绪都归因于PMS,可能会阻碍她发现和解决自己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
有研究者指出,真正该问的问题不是为什么女性每个月都会爆发一次情绪,而是她为什么会在4周中压抑3周:在PMS进入公众视野的很长时间,大多数情况下,女性的情绪表达是被抑制的,每个月只有这么一次,这样的表达是被允许和预期的(Kendall 1991)。
然而,尽管表达情感的机会增加了,当这些表达被归因为经前综合征,这种情感的合理性总是得不到严肃的对待。一些女性的伴侣称“经前期综合症”的存在允许他们否认对月经前出现的问题负有任何责任。(Mooney -Somers,Perz,and Ussher,2008)。
仅仅凭一个经前期综合症概括女性的情绪是不够的,也是不符合事实的。Stout 和 Steege (1985)在一项针对100名寻求经前综合正评估的女性研究中发现,42%人报告了严重的婚姻痛苦。其他研究人员发现,和单身女性相比,已婚女性的经前症候群更普遍、更严重。非结构化访谈的数据现实,这些女性”在月经前情绪爆发时提出的问题,往往涉及一些夫妻双方在除月经之外的任何期间都无法有效解决的婚姻问题(Stout & Steege ,1985)。
这说明,在一些情况下,月经不是导致情绪的原因,它只是增加了我们对不适的敏感性,让本身存在的问题放大了——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野生好人就说,每次经期情绪比较严重的时候,都会发现当时本身就有些糟心的事——月经这个特殊时期让她把这些“糟心”放大了,这可以促使她去解决问题。
在一些针对北美和印第安人的研究中,有相当数量的妇女说,她们经历了经期的积极方面(Alagna ,Hamilton,1986)。有参与者说,每个月都重新出现的问题是有意义的:
多年来我一直压抑着一些事情……我总是说:哦,这是经前期综合症。这是废话。你需要看着它,然后说:
好吧,如果我在这个月的这个时间对这个特定的问题有什么感觉,那这一定有什么意义。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经期的情绪当作一种提醒,借这个机会,看看自己生活中有哪些平时不曾注意到的问题,去发现和理解它,这也是一个自我探索的契机。
而男性朋友们,如果你身边的女性正在向你表达“生理期的情绪”,不要因为她处在生理期就忽视了情绪背后的需求:你需要的做是理解她的不适,认真思考情绪背后的问题。
看到这不知道你怎么想,我对经期情绪的恐惧,算是平息了。这个每月一次的老朋友,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 push 你思考:
最近有好好照顾自己吗?有什么一直在影响你,但没留心的问题?
需要承认的是:我们对经期情绪问题的了解仍然有限。而我们能做的,是通过不断增加对它的理解,改善自己每一次的体验。
下次来月经,试着放下“天哪,又要糟一次罪”的心态,从容一点:
“来啦?这次你准备告诉我点什么呢?”
祝你早日实现经期情绪自由!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如果经期情绪已经对你的生活造成了影响,建议及时去医院询问医生建议。)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一个有温度,有态度,守伦理的专业心理公众号。
这世界太丧了,我们想做点治愈的事儿。
点击名片,让我们陪着你↓
作者:简单心理
来源: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
编辑:贝儿
你可能还喜欢: